12月16日,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帆应邀为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120余名学员作了题为《强势起步 加速提升 跨越发展 全力建好用好淮海国际陆港》的专题报告。
报告会上,于帆围绕“国际陆港是什么”“国内外先进陆港发展情况”“为什么要建设淮海国际陆港”“陆港建设进展情况”“下一步发展思路”等五个方面,就如何建好用好国际陆港作交流分享。
在介绍“国际陆港是什么”时
于帆表示,国际陆港是在内陆地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陆路运输为主要途径,综合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采用多式联运方法,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往往地处内陆无水地区,具备能方便的办理通关手续、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与沿海或沿边口岸等具有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等特点。
在介绍“国内外先进陆港发展情况”时
于帆以杜伊斯堡港、孟菲斯港、西安国际陆港、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例,分别详细分析了各港口的发展特点及特色优势。并指出,突出规划先行、注重功能集成、强化市场运作、抢抓时代机遇、注重机制保障、辐射带动性强是打造现代化陆港值得学习的成功经验。
在介绍“为什么要建设淮海国际陆港”时
于帆表示,徐州区位优势明显、市场腹地广阔、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建设国际陆港的优势条件。其次,徐州正处于国际陆港建设的机遇叠加期,建设好淮海国际陆港有利于落实“大战略”、带动“大开放”、强化“大功能”、培育“大产业”、促进“大统筹”、集成“大政策”,陆港人正肩负着建好淮海国际陆港,打造双向开放平台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
在介绍“陆港建设进展情况”时
于帆表示,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港务区成立一年多来,始终坚持以国际化思维、全球化视野统筹谋划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以港兴产、以产兴城,优先增强“港”的枢纽功能,大力招引、培育与陆港功能耦合性强、粘合度高的枢纽偏好型产业,推动“港”“产”“城”依次建设,初步实现了“打基础、拉框架、提功能、出形象”。一年多来,港务区高站位创新管理体制,已呈现出管理机构新、管理模式新、政企关系活、赋权力度大等方面特点。在功能提升方面,港务区坚持项目化推进陆港功能,重点抓住陆港和水港“两大核心”,优先保障功能性项目建设。在招商引资方面,港务区实行精准化招商引资,围绕陆港功能特色,重点培育招引枢纽偏好型产业,盯紧重点企业、重点客商、重点地区,开展“精准招商”,持续为陆港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介绍“下一步发展思路”时
于帆表示,港务区要明确一个定位,将打造“一带一路”沿线领先、全国排名靠前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为建设目标。要理清一个次序,明确先建港、完善陆港功能,再以港兴产、发展产业,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陆港新城。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以完善“两港”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围绕铁路集散中心,采取“中优、北整、南建、东改、西扩”的策略优化内部空间布局,注重“两港”的“软”“硬”联通。二是以做大做强中欧班列作为工作重点,建设淮海经济区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班列+”模式、加强内外部货源整合。三是以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布局“四大园区”,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产业园区、都市工业示范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临港经济产业园区共同兴起、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以建设现代化陆港新城为发展目标,明晰发展建设次序关系,牢固树立久久为功的思想,坚持“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谋划建设“三心合一”的高能级中央商务区,“三生合一”的陆港新城,一张现代化陆港新城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当天上午,中共徐州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学员们还先后到淮海国际陆港信息中心、徐州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海关监管区、陆港大厦等地参观考察,详细了解港务区在远景规划、“两港”建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中欧班列开行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区领导辛传坤、赵银平陪同活动。(转载自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微信公众号)
地址: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时代大道7号淮海陆港枢纽中心(原五洲公路港)西附楼 联系电话:0516-87667777
COPYRIGHT ©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控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9070632号-1 OA办公系统